2024年03月06日,海南省种业实验室科研项目管理部邀请了省科技厅、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在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对海南大学、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冯家湾专项“名贵海水鱼类种质资源发掘与繁育应用”的红九棘鲈繁育相关任务进行现场测试和验收。
图1 红九棘鲈成鱼
红九棘鲈(俗称红瓜子斑)属于石斑鱼类的名贵品种,市场售价较高,是具备陆基工厂化养殖和深远海养殖应用潜力的良好品种。“名贵海水鱼类种质资源发掘与繁育应用”是海南省近年来第一个立项开展红九棘鲈人工繁育技术攻关的省级重点科技项目。
图2. 专家组现场测产
图3. 红九棘鲈幼鱼
图4. 红九棘鲈苗种测产
项目成员陈有铭董事长、文鑫副教授分别对培育设施、亲本配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进行了工作汇报。据悉,项目组花费了数年时间收集、驯养了上千尾野生红九棘鲈亲本,于今年初获得了批量人工繁育成功。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5日,一共生产了26批总计约46kg受精卵,其中2024年1月18日投产鱼卵1.5kg,培育较大规格红九棘鲈苗种约5万尾。专家组现场查阅了生产记录,并随机抽取样本观察与统计,该批幼鱼平均体长为4.3cm,已完成人工饵料驯化,进入到较稳定的生长阶段。后期,项目组将围绕红瓜子斑遗传多样性分析、生态因子调节技术开发和人工催产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专家组组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刘天密研究员表示,红九棘鲈具有较大开发潜力,要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提升人工繁育技术的水平,在海南进行更多区域进行示范和推广。
图5. 课题组会议报告
该项目测产验收的通过标志着我国红九棘鲈人工繁育技术趋于成熟和稳定,为我国陆基工厂化养殖、深远海大型平台养殖提供了新的备选品种,有望在2至3年内形成一个新的产业,支持国家“蓝色粮仓”战略和地方渔业经济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