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然而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病害多发、密度偏低、抗倒伏能力弱等问题。针对我国玉米产业中的主要问题,开展玉米高配合力自交系的分子设计技术集成、育种材料创制、优良品种选育等研究,针对不同玉米生态区域,创制目标性状突出的新种质,设计和培育玉米新品种对粮食单产提升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农大201安徽宿州2021年地展会
中农大201河南新乡2020年高级鉴定
东华北春播区和黄淮海夏播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该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病害日趋加重、高温高湿引起玉米结实性差,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在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原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揭榜挂帅项目(B21HJ0509)的资助下,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同组建了项目的玉米育种攻关团队。团队针对我国东华北和黄淮海玉米生态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高产、耐密、耐逆分子设计育种。以适宜该区的骨干自交系为底盘,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和抗性位点关联分析,挖掘适于该产区的抗病、抗倒、耐高温优异单倍型,针对目标分子模块开发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南繁北育、穿梭育种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背景筛选,聚合抗病、抗倒、耐高温优异单倍型,创制了底盘亲本背景下的抗倒耐密育种新材料,通过大规模测配、多年多点测试,最终选育获得国审玉米新品种中农大201、科育2021、中单6105。其中,中农大201的株高和穗位底,抗倒伏能力和耐密性强,在黄淮海的种植密度达到5500株/亩,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已经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233407),同时申报了植物新品种权授权(20231003216);科育2021在耐高温、抗倒伏、抗茎腐病等方面表现突出,于2020-2021年参加黄淮海夏播区区域试验,比对照郑单958显著增产,2022年生产试验表现稳定,于2023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233404),同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CNA20211001434);中单6105在抗倒伏、抗茎腐病、丝黑穗病等方面表现突出,于2021-2022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中熟区区域试验,比对照先玉335显著增产,2023年生产试验表现稳定,于2024年申报了国家审定,已经申报植物新品种权(20231010310)。
2022年隆平多点鉴定果穗